1.開箱后檢查泵和電機,如果證實沒有任何因裝、卸和運輸過程中造成的損壞和緊固連接件松動,泵的進出口端蓋完好,沒有塵土,污物等進入泵內,則可不必重新拆卸和裝配,直接送到使用現場去安裝。
2. 安裝泵的基礎平面應用水平儀找平,待基礎水泥凝固后,將泵安放在基礎上,并用水平儀檢查泵和電機軸的水平情況,如不水平,應用墊片調正,直到水平為止。然后通過灌漿孔用水泥澆灌底座和地腳螺栓孔眼。
3. 水泥干固后,應檢查底座和地腳螺栓孔眼是否松動,合適后擰緊地腳螺栓,重新檢查水平度。
4. 在電機泵和底座重新安裝的情況下,應嚴格檢查泵軸和電機軸的同心度。測量聯軸器的外圓上下左右的差別不得超過0.1毫米,兩聯軸器端面間隙一周上最大和最小的間隙不超過0.3毫米。
5. 泵的吸入管路和壓出管路,應有各自的支架,不允許管路的重量直接由泵來承受,以免把泵壓壞。
6. 泵的安裝位置高于液面(在泵的吸程允許范圍內)時,應在吸入管路端部裝上底閥,并在排出管路上設置灌液螺孔或閥門。供起動前灌泵之用。泵的安裝位置低于液面(灌注情況)時,應在泵吸入管路上裝控制閥門和過濾裝置,以防異物吸入泵內。
4)、用手轉動聯軸器,應感覺輕松且輕重均勻,并注意辯別泵內有無摩擦聲和異物滾動等雜音,如有則應設法排除,并將聯軸器的防護罩安裝好。
5)、泵的安裝位置低于液面(灌注情況)時,起動前應打開吸入管路的閘閥,使液體充滿泵內,如泵的安裝位置高于液面(真空情況)起動前要灌泵或抽真空,使泵內和吸入管內充滿液體,排凈泵內空氣。
6)、關閉進出口壓力(或真空)計及壓出管路閘閥,起動電機(最 好先點動,確認泵轉動方向正確后才正式運行),開進出口壓力表,再慢慢 打開出口管路的閘閥到需要的位置。
1)、要經常檢查泵和電機的溫升情況,軸承的溫升不應大于35℃, 極限溫度不應大于75℃。
2)、注意懸架體儲油室油位的變化,經常控制在規(guī)定范圍內,為了保持油的清潔和良好的潤滑,應根據現場使用的實際情況,定期更換新油。一般情況,每運轉1500小時后,要全部更換新油一次。
3)、在運轉過程中,發(fā)現有不正常的聲音或其它故障時,應立即停車檢查,待排出故障后才能繼續(xù)運轉。
4)、絕不允許用吸入管路上的閘閥來調節(jié)流量,以免產生氣蝕。
5)、泵一般不宜在低于30%設計流量下長期運轉,如果必須在該條件下使用時,應在出口管路上安裝旁通管,使泵的流量達到規(guī)定使用范圍。
2)、 關閉進出口壓力(真空)計,灌注情況下還要關閉吸入管路閘閥。如果密封采用外引液時,還要關閉外引液閘閥。
3)、如環(huán)境溫度低于液體凝固點時。要放凈泵內液體,以防凍裂。
4)、長時間停止使用的泵,除將泵內腐蝕性液體放凈外,還要用清 水沖洗干凈,尤其是密封室要認真沖洗干凈。最好是將泵拆下清洗后重新裝 好,并將泵的進出口封閉后妥善保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