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(xiàn)已完成測試認證,待通過國家科技部驗收后,就可投入量產(chǎn)
治理柴油車排放的尾氣污染,已成為汽車行業(yè)的重大課題,也是當下的難題所在。三門縣愛力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剛剛研發(fā)成功的添藍泵,能把污染的“罪魁禍首”氮氧化物轉(zhuǎn)化為氮氣,甚至變成“零污染”。
昨日上午,記者在浙江愛力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(chǎn)車間,看到了這個添藍泵:一個黑色的器具,長為25厘米,寬15厘米,高18厘米,有多個進出孔,重量大約在5公斤左右。
“愛力浦”在兩年前,與清華大學、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合作,積極研發(fā)柴油機尾氣催化還原裝置,并被列入國家“863”項目。該產(chǎn)品樣品于2012年6月1日正式下線,目前,已由天津索克汽車試驗有限公司完成測試認證,待通過國家科技部驗收后,就可投入量產(chǎn)。
該公司技術人員楊華鋒告訴記者,壓燃式柴油機在運行過程中,會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,給環(huán)境帶來嚴重污染。而在現(xiàn)有技術條件下,通過柴油機升級改造降低污染,已沒有多大空間,只有采用新途徑,才能解決問題,這就需增加一個后處理系統(tǒng),對尾氣中的氮氧化物進行催化還原,將其轉(zhuǎn)化成無污染氣體,添藍泵正是發(fā)揮著這樣的作用。
而有一組數(shù)據(jù)表明,2011年,我國重型載貨與大型載客汽車保有量分別為460萬輛和126.6萬輛,僅占機動車總保有量6.3%,可氮氧化物和PM(顆粒物)排放量卻分別占全國當年汽車氮氧化物和PM總排放量的67.2%和78.8%,其影響之深遠可見一斑。
“當柴油車排放含有氮氧化物的尾氣時,添藍泵能對氮氧化物進行高溫處理,分解為水和氮氣這兩種無害物質(zhì),而經(jīng)處理后尾氣排放將滿足國5及以上排放標準要求,從而降低了污染,成功解決柴油汽車尾氣后處理難題。”楊華鋒說。該項目的研發(fā)將進一步促進我國轎車動力柴油化,打破國外在尾氣處理技術上的壟斷。 |